咨询热线
15186951181

联系我们

不吹不黑,还你一个真实的研学旅行

2018-11-30 23:27 点击: 未知

研学旅行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方式。它是由旅游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近年来,大大小小的教育机构、旅行社纷纷推出研学旅游项目,期望从中分得一杯羹。研学旅行,热潮不减,市场红利着实诱人。

世界那么大,真想去看看

研学旅行的前世今生

说到“研学”,就不得不提起“游学”。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游学”的历史,学子远游异地,求师问道,寻求真知。孔子带着诸弟子周游列国,抛却政治和历史的因素,这本质上就是孔子做了一次游学活动。因此,在谈及“游学“时,一般都会把孔子周游列国奉为游学的鼻祖,就像钱穆将孔子奉为战国游士之风的开创者一般。最早出现“游学”二字的《史记·春申君列传》称:“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北史·樊深传》中也有“游学于汾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的记载。追溯历史,郦道元、玄奘、李时珍、徐霞客都可以算作游学的先行者,他们有明确的游学路线和资源,也有清晰的目标,方法则有访谈,记录等等。可见,我国古人就有游历四方,探寻真知的觉悟。

“游学”流变到近代之后,内涵发生了些许变化。比如曾国藩送出国门的赴美学童,还有其后的赴英留学热潮,留日热潮,留俄热潮等,也被称作是游学。到了现代,游学的概念内涵又有了变化,就是将组织学生前往学校之外的空间进行的教育活动,即我们口中的夏令营、冬令营,每年一到寒暑假,就会有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去参加冬夏令营,以此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综合实践能力等。

从2013年开始,国家就提出了“研学旅行”的概念。教育部的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有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革命的精神、文化的内涵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相较游学,研学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更加注重“学”,重视课程内容,更加强化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数据显示,我国游学人次自 2014 年后迅速增长,境内游学人数由最初的 140 万增长至 2017 年的 340 万,境外游学人数则由 2014 年的 35 万增长至 85 万。境内游学群体为 6-18 岁中小学生,而境外游学群体以中学生和大学生为主。境内游学多安排在暑假或学期内进行,而境外游学多安排在寒暑假。

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跨界融合,使研学旅行成为市场热点,研学旅行已经被列入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必修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特别是近年来文化+旅游的时代浪潮推动下,未来的研学旅行甚至会出现许多倍的爆发峰值。

目前对于研学旅行普遍认同的定义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活动可以独立进行或由单位正式组织。就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旅行机构依旧是组织研学活动的主要力量。

“过去,书本是孩子的世界

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

中外研学面面观

相较于国内,国外的研学旅行要成熟的多。

1.日韩:研学旅行内容多样,渗透率高

在日本,研学旅行被称为“修学旅行”,是日本学生最具特色的活动。日本修学旅行始于1872年,由日本厚生省颁布了修学旅行的学制。1886年,东京师范学校师生一同进行了一次长达10天的远足旅行。本意在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体能,鼓励学生在长途跋涉的疲惫中战胜自我。1946年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自那以后,小学、初中、高中均制订了相应的修学旅行制度,并每年带领适龄学生在日本国内进行研习活动。日本的修学旅行是小初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多种多样,渗透率很高,高中达到98%,初中达到95%,小学生则几乎全部参加研学旅行。内容涉及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观国家公园、访问历史古迹,到职业选择、自然体验、考察先进企业甚至体验商人活动等等,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日本修学旅行以单独的学校、班级为单位,根据学生年龄不同,在目的地和内容选择方面也有所不同。日本修学旅行由政府提供经费保障,地方教育部门出台管理细则,公益组织负责监督管理,社会各界提供大力支持,如今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近年来,在日本组织海外修学旅行的学校数量在不断增加,目的多是让孩子学习外语和培养国际化视野。目的地国家一般以北美、欧洲、东南亚、韩国等地为主。

在韩国,几乎每个学生都参加过各种类型的研学旅游,其中较有特色的形式是毕业旅行。韩国教育部门将毕业旅行作为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目,纳入学分管理,学生只有参加并修够相应学分,才可以毕业。

2.欧美国家:研学旅行历史深远,重视程度高

在16、17世纪的欧洲地区,作为贵族子弟的一种培养方式,“大游学”运动兴起,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人都崇尚“漫游式修学旅行”。

二战后,旅游更是被欧美等国家作为学校系统内能拓宽大中小学生视野、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教育方式。

作为现代旅游业诞生地的英国,一直以来就有崇尚研学旅游的风气,被称为“大陆游学”的the Grand Tour,实际就是研学旅游。早在17世纪,英国王室就有教师带领王子们周游列国的先例;到了18世纪,这种游学普及到英国上流阶层;到19世纪,倘若当时英国的青年学子,尤其是贵族子弟不曾有过海外研学旅游的经历,就会被人看不起。今天,很多英国家长会选择在暑假带着孩子一起旅行,有些没有家庭出游计划的学生也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出游,在旅途中学习知识。

美国孩子参加假期活动主要还是凭借兴趣爱好,所以研学旅游和夏令营、冬令营一样,为满足或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例如美国霍奇基斯高中曾组织10-12年级的学生去南极开展为期3周的探险之旅,让孩子们在考察南极半岛和周边岛屿,观察鲸鱼、磷虾群,拍摄帝王企鹅、海豹、冰山的同时,听取随行的南极科考专家学习生态学和当地历史。此外,不少美国高中生会在假期里参加国内名校游,了解高校特色,为将来升学选择做准备。

纵观以上各国的研学旅行,尽管各国文化不尽相同,研学市场成熟度以及研学产品的策划方式也有所差别,但是让孩子走出家门感知世界的目的是一致的。真正的研学旅行应该是使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去感受、发现、思考、探究、分析、总结,每一次研学旅行应该是带着问题出门,带着成果和思考归来,该将自己所学知识在旅行体验中实践、应用、检验之后将知识进行整理与融合,从而形成相对系统化的思考和认知。

既要读好万卷书,又要行好万里路

热潮下的疑虑与反思

研学旅行以旅行为载体,以研学为目的。虽然这一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但由于专业师资匮乏等各方面现实条件的制约,容易出现课程目标不明确,主题选择不清晰,运行形式不规范,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问题,有的活动出现“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的现象,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因此,热浪之下带来竞争之势,也必将冷静思考。

1.定位认识要清晰

市场上的研学旅行产品大多数本质上还是“多旅少学”“只旅不学”。大多数研学项目执着“表象”,比如精心策划文案,猛砸课程设计……表面狠下功夫,实际原地踏步,并未参透真正的研学旅行要实现教育和旅游的跨界融合,核心元素要去融合,而不是组合。作为研学旅行的核心元素之一的研学产品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课程准备,然而纵观市面上的很多研学产品缺少对实际情形的具体考虑。进行中又未考虑到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影响学生对研学内容的准确感知。而且研学旅游产品较少,且以呆板、说教的会展型产品为主,充其量增加一些科技手段,但缺乏互动性,并没有在定位上细化,缺乏针对不同人群做出差异性的设计,不能在深度上适应消费群体的文化层次。“研学游”结合现代旅游的体验性属性,使研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和时尚化,让书本里的东西活起来,地下的东西走出来。

随着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教育的内外环境、组织形式和功能作用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学习”的概念已经被重新定义,教育生态也正在进行转型和重构。教育不仅能在教室中开展,也可以在旅行和营地中进行。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和体验,才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研学旅行正是顺应教育发展的这种大趋势,是对我国素质教育方式的创新。不论是学校家长,还是旅行机构,对研学旅行真正的内涵和定位要有相当清晰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2.内容体系要“走心”

课程同质化严重且产品缺乏严谨的统筹与规划是研学市场的一大问题。其推出的研学产品和课程基本大同小异,而且销售人员往往把研学游等同于夏令营,所推荐的线路不外乎主打名校游、奢华游一类,对于研学游本身的服务和行程细节则都未涉及。很多已经开设的研学项目形式多停留在参观、游览,内容上多是将成人旅行项目冠以“研学旅行”的名头,或者是照搬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的任务和游戏的“课程”,互动体验环节较少。产品同质化、学习特性不明显等成为研学市场的普遍问题。其关键原因在于专业研学设计人员和相关内容策划人员数量有限,使得研学课程体系丰富度不够。

纵观课程现状,研学旅行活动是面向学生集体开展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研学旅行活动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也要尽量避免仅设计单一的目标和内容,而是应该广泛、深入地进行教育资源开发,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在一次旅行活动中设计多元化的目标和内容。

“教育+文旅”模式下所诞生的产品所直接面对的都是未成年人,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尚未完善,对孩子的引导和安全保障并不能用纯教育或纯旅游产品中的常规方法,导师成了连接旅游目的地、课程、家长和孩子的最重要纽带,也是解决突发事件的核心,更甚者可能会影响孩子最终的研学体验。

 

面对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专业研学导师成为了研学市场新宠,研学旅行与一般的游学等体验式教学不同,需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但是目前研学旅行方面的专业人才稀缺。据了解,传统旅行社的导师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找一些名师名家来做演讲,另一种是传统导游稍加培训就直接上岗。教育“容不得半点含糊”,导游和导师,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目前国内研学旅行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学旅行将逐渐走向正轨,若想在火热的文旅市场立足,除了需要设计相对完整且系统的研学课程体系外,还需要专业的研学导师,这就要求高校需要设置相关专业和研究中心,从而大批量培养研学旅行方向的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3. 反馈评估要完善

研学效果评估机制有待完善。不少学校和机构在教学开展是一味注重过程,但后续的督促检查、考核却乏人问津,这样就很难判断研学旅行是否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对于研学产品服务后期的效果仍无权威的评估与指导,基本上仍停留在从业机构内部对于整体运营的评估、调整。试问如此“大且全”的体量和课程,如何保证研学的教育效果?而其效果又依旧什么来判定?产生这样的疑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行业标准和反馈机制的缺失。

真正做好做实研学旅行,逐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十分重要。从“解剖麻雀”开始,科学研判,建立监督体系,有效监控研学旅行全过程中的主题、步骤、方法、实施、效果,分析研判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的放矢,进而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此外,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要覆盖学生、教师,也要覆盖学校与政府相关参与部门的方方面面。

先看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科知识”反复强调,这就要求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研究和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尽量呼应课堂和课本知识,再通俗点讲,研学旅行课程要对着课本来,否则,就不会受到学校欢迎。只有主题设计独到、环节预设合理、学生欢迎接纳、符合国家要求、对应学科学习的精彩课程才能经得起社会和市场的检验。